今年8月暑假,有幸参加了云南省生态学会组织的2020科普夏令营活动,时间是8月15日至20日,地点在西双版纳植物园,一共有25名中小学生参加此次活动。
2020年8月15日 雨 (第一天)
在出发前,我们在青少年宫进行了开营仪式,家长陪着参加夏令营活动的同学们一起参加了仪式,白勇老师介绍了这次活动的内容,进行了近授旗仪式,之后我们按照事先编好的号分别坐上了一号、二号车,车子缓缓驶出青少年宫,我们挥手和家人告别,开始了为期五天的夏日之旅。
从元江到版纳,花了我们大约七个半小时的时间,中途在高速公路休息区吃了中餐。入驻玉莲酒店,大家都坐车累了,老师贴心的跟我们说,今天晚上大家累了,都入驻休息,准备好第二天的行程。
我是第二次离开妈妈参加夏令营活动,多少有一点经验,看看房间的设施,还是挺不错的。我和王云新住一个房间,她是我们学校初二年级的学生,接下来的几天,我们都一起住,在之后的活动中,我们俩也是同一组的组员。
我们聊了一些和学习无关的事情,然后各自洗漱睡了,期待着明天的到来。
2020年8月16日 阴(第二天)
今天的行程是闻香之旅,参观南药园。
我们小组的同学都被蒙上了眼睛,一个同学的手搭在另一个同学的肩上,在老师的带领下缓缓前进,不知道走了多远,只感觉路过一片草地,又路过一片森林,还经过了台阶,前面的同学用肢体语言提醒后面的同学前面有什么障碍物。站定之后,老师提示我们摸自己前面的东西,我摸到一条绳子,下面好像吊着几个瓶子,不知道是用来做什么的。可是后来老师告诉我们根据自己摸到的东西和味道,去找花,我趁机拿起手机拍下身边的花花草草。
后来老师给我们揭密我们刚才摸到是什么。有野拔子,旋花羊角拗,奇蒿等等,有很多植物都是之前我从来没有听说过的,真的很神奇啊。
我们回到亭子等候其他组的同学,这个亭子有一个有趣的名字,叫百草亭,我才愰然大悟,我们刚才经过的肯定就是百草园。
接下来我们要去另一个参观点是南药园,就在百草园附近,转过一条路就到了。
老师给我们介绍南药园里有1500多种植物,占地面积很大,专门用来种植各种药材,老师说南药园里有很多珍贵的药材,比如:砂仁、石斛、重楼、龙血树、檀香等。之后我们便开始参观,我是个拍照小能手,顺手拍了一些照片,准备回去与家人分享,我拍到了亚洲宝丸、红牛腾、野芋、南山藤等等,顺便也学到了一些药方,比如治蜈蚣咬方:野花椒3粒,野芋,用法:取火药适量,稍后加野花椒3粒,混合舂细,水调涂于患处,或单独取野芋擦患处。还有治腹痛方、治久咳不愈方等等,很是有趣。抬眼望去,南药园的植物郁郁葱葱,都生机勃勃的成长着,尤其这两天是阴雨天气,所有的植物们都喝足了水,个个抬头挺胸,像骄傲的小公鸡一样。
这天非常有趣的是,我们参加夏令营的同学们都为自己取了一个自然名,大家都发挥了各自的聪明才智,给自己取了一个喜欢的自然名,有叫小椰子的,叫柚子的,还有叫甘蔗、蓝玫瑰、多肉、芒果、芦荟、郁金香、百香果等等,我给自己取名水仙,我喜欢水仙,长得跟个葱似的,居然还会开花,花开带有淡淡的香味。同室的王云新取名蒲公英,问她为什么取这个名,她却不肯告诉我,也许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些小秘密吧。之后我们玩了关于记忆游戏,这大概是老师要我们迅速记住同学的一个方法,因为接下来的几天以内,我们都要以今天的自然名相互称呼对方,呃,这个有点难,夏令营结束以后,我记住了一半同学的自然名,也是蛮不简单的啦。
8月17日 大雨(第三天)
今天的活动是边游边学和科学探究。
在边游边学的过程中,老师给我们介绍了绞杀现象,我们看到寄生的榕树,正在绞杀它的寄主。后来我百度了一下绞杀现象,说绞杀植物的果实被鸟类取食后,种子不消化,被排泄在其它的乔木上。在适宜的条件下这些种子发芽,长出许多气根来,长出的气根沿着寄主树干爬到地面,并插入土壤中,拼命地抢夺寄主植物的养分、水分。这些气生根逐渐增粗并分枝,形成网状紧紧地把寄主树的主干箍住,从而阻止了寄主植物的生长。随着时间的推移,绞杀植物的气生根越长越多,越长越茂盛,而被绞杀的寄主植物终因外部绞杀的压迫和内部养分的贫乏而死亡、枯烂。绞杀植物的主干部分仅剩气根围成的一圈,有人形象的描述为猪笼状的植物体。在热带雨林里,具有绞杀功能的榕树就有二三十种。它们往往选择一些高大挺拔的寄主作为绞杀对象,可以较容易获得更广阔的生态位,而且寄主被绞杀死亡后也会提供更多的营养物质。绞杀现象是植物之间相互作用的一种很残酷的事实,近乎于动物界的弱肉强食。真是让人大开眼界。
后面的科学探究活动我们进行了分组,一共有4个组。我们小组有7人,但是今天的活动并组进行,我们和另外一个组一起开展活动:量苗高、测叶绿素。量苗高的时候,两人为一小组,一个人负责量,一个人负责记录,回去之后要整理到电脑里。在进行测量叶绿素的时候,因为只有一个仪器,所以我们等了一会,测量的时候要测量新叶,也要测量老叶,从新叶和老叶的数字变化,看得出叶绿素的变化过程。带队的老师说,这个测量有点无聊哦,老师说他们的工作就是每天都重复同样的事情:测量—记录,测量—记录……也难怪,如果我们天天做同样的事情,也许也会觉得无聊。我们小组测了3盆,也不知道测的是什么树的小苗,觉得挺有趣的,也许是对未知事情的新鲜感吧。
因为仪器少,测量过程中下起了大雨,我们小组没有测量完,明天接着测量吧。
老师说,今天晚上没有活动,明天晚上要夜游,你们早点睡觉。不知道明天晚上的夜游会遇见什么样的惊喜,就这样怀着期待的心情,我进入了梦乡。
8月18日 大雨(第四天)
今天的活动是科学探究和探究汇报。
早上起床,雨还是下个不停。本来嘛,元江天热,在元江的时候我可是天天盼着下雨,我一走,听妈妈说元江天天下雨,可凉快了。植物园有很多植物应该是很凉爽的,想着可以好好逛一逛,但是到了这里,天公不作美,从我们进入植物园,大部分时间都在下雨。但是不管天阴下雨还是天晴大太阳,我们每天都按着计划开展我们的活动。
今天继续测量。虽然下着雨,我们还是出发了,这几天的鞋子都是湿的,也不管了。到了测量地,没有测量的同学继续进行测量,已经测量过的同学就整理数字,把测量到的相关数字都汇总整理到电脑里,挺费时间的,花了我们一个早上的时间。
下午继续科学探究。在我的眼里,植物园就是一座神秘的宫殿,有看不完的树木花草,著名植物学家蔡希陶教授在1959年领导下创建起来的,是由澜沧江(湄公河)支流罗梭江环绕的一个葫芦形半岛,海拔高度570米,年平均气温21.5°C(比元江稍低一点,元江的年平均气温是23.8°C),年降水量1560毫米。我们边走边游,虽然小腿肚有点疼,但是兴趣不减,这里的每一株植物好像都有它自己的故事,它们在这里生长,开花,结果,繁殖,经过几十年才有这样的规模,我们的遇见,是一种缘份,这次看过了,不知道下次再来会是什么样子,它们会以什么样的速度成长,长成什么样,都是未知的了。
夜幕降临,最期待的夜游开始了。每个小组由不同的老师带领,我们在黑夜里悄悄地来到植物身边,老师说,大家要擦亮眼,夜晚的植物园会有很多有趣的事情在发生。老师正说着,就听见有同学小声哎呀了一下,一问才知道,踩到什么东西了,好像是把蜗牛踩碎了。这也难怪,这几天一直下雨,我们白天在路上也看到了很多蜗牛。我们边听边走,突然老师停下来让我们仔细观察,可以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我们安静下来仔细听,只听见森林里传来各种虫鸣,他们的声音来自四面八方,此起彼伏,好像正在进行一场盛大的音乐晚会,这些森林里的合唱团不用排练,听起来所有的乐章都浑然天成,可以想象,这些奏乐的小家伙们正在兴致勃勃地享受着这场盛宴。青蛙的声音最明显,咕呱咕呱的,近处有,远处也有,蟋蟀的叫声也明显,叽哩叽哩的,散布在各处,其他叫不上名的各种声音,也从不同的地方传来,这是黑夜给我们的惊喜,让我们成为这场音乐盛宴的忠实听众,感谢大自然的恩赐,感谢神秘的大自然,让我们感受到不一样的夜晚。
在聆听过程中,老师打开手机灯光,照向一片草丛,然后让我们仔细看有什么发现。我们睁大眼睛在黑夜里四处张望,有同学指着不远处说,咦,那是什么?又有同学指着另一个地方说,哎呀,这里也有小动物的样子。我们顺着同学所指的方向看去,果然,有一些亮光在草丛里晃动,老师说,那是一种蜘蛛,它的眼睛会因为刚才灯光的照射而自然进行反光,所以才让我们看到了,我们还看到了荧火虫,幼小的荧火虫在地上,长大的荧火虫飞在天空,它们提着小灯笼,不知道在找什么,但肯定不是在找我们。
我们接着走,到了一个亭子,老师用灯一照,发现了一个大壁虎,个子太大了,差不多跟小蜥蜴一般大小,它安静的伏在亭子的某个地方,老师叮嘱我们动静不要太大,不然的话壁虎有可能就躲起来了,我想它肯定是在这里等着觅食,它每天要吃下多少只蚊虫才能填得饱它的肚子呀。往旁边一看,又有一个不速之客,原来是一只蛙,正在做蛙跳,转眼就从我们面前逃跑了,估计它和大壁虎一样的,也是在这片区域里觅食的。
后来在一棵大树面前,老师让我们找一种叫“垃圾收集者”的动物,我们正在纳闷什么是垃圾收集者,后来经过老师的解释才明白,这种虫子从小就有一种习惯,把其他动物的粪便收集起来,涂在自己身上,以免被天敌发现,但是找了半天,我们也没有找到,只有几个同学和老师看到了一眼,它就躲了起来,原来在这个大森林里要生存,还是很不容易的,好在动物们都各有招数,能够各自保命。
8月19日 雨(第五天)
今天的活动是采茶割胶和走进雨林。
在进行活动前,我们先进行了一场表演。因为割胶的这项劳动情况特殊,橡胶割开以后流淌缓慢,割胶工人必须在凌晨三四点就起床到胶林里开割,才能完成一天的任务。我们每个同学都参加了表演,第一场表演中,我的角色是扮演一个行走的灯泡,在橡胶林里照着割胶工人割橡胶,老师说割橡胶是一门技术活,割的时候不能太深也不能太浅,太深了会伤到橡胶树,太浅了橡胶流淌的时候不按轨道流淌,会浪费掉。我并没有觉得自己扮演的角色重要与否这个问题,我想不管是哪个角色,只要用心把自己的角色扮演好就好,整个表演过程中,我们演的是默剧,没有一句话。第二场表演开始割橡胶,因为天气原因,大雨滂沱,割胶失败,看似轻松好玩的割胶,原来也有这么多的辛苦。
我们开始游热带雨林,热带雨林面积太大了,我们沿着公路走,两边都是高大的树木,景象非常壮观。360百科介绍:“西双版纳地处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北部边沿,热带季风气候,终年温暖、阳光充足,湿润多雨,是地球北回归线沙漠带上唯一的一块绿洲,是中国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保存最完整、最典型、面积最大的地区,也是当今地球上少有的动植物基因库,被誉为地球的一大自然奇观。”我们今天看到的虽然只是部分,但是也很满足了。
下午我们来到茶园地,开始采茶。8月已经过了最佳的采茶时间,茶叶都已老去,也有一些还在新长出的嫩芽,我们就采摘这些。采茶并不难,老师告诉我们,采两片嫩芽为一个尖的便可以,我们正在采着,突然听见有人喊:这里有蛇。老师说大家呆在原地不动,以免打草惊蛇,就让蛇自己消失吧,在植物园里,动植物是共生的,有植物的地方,肯定也有动物存在。
我平时在家里总听到妈妈说喝茶,有时候我也和妈妈一起喝茶,我们一般都喝普洱茶。因为我们这次的活动有采茶,所以我就在手机上查了一下,这采下新鲜的茶叶之后,它是怎么变成我们喝到的茶,原来也是技术活。以生茶为例,传统手工加工工艺步骤:摊凉—杀青—揉捻—晒干—蒸压—干燥。就是把茶叶采回来以后,要进行摊凉—散失鲜叶中一部分水分。在走水过程中有一些香气物质形成,部分大分子酯容性糖水解为小分子可容性糖。然后杀青—普洱生茶的加工原料是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晒青毛茶多采用锅炒杀青,因大叶种含水量高,杀青时必须闷抖结合,使茶叶失水均匀,高温快速钝化酶活性,制止多酚氧化。蒸发一部分水分,利于揉捻成条。第三是揉捻—破碎茶叶细胞,保证茶汁在冲泡时充分浸出。揉捻要根据原料老嫩灵活掌握,嫩叶轻揉,时短;老叶重揉,时长。掌握揉至基本成条为宜。第四是晒干—把揉捻好的茶叶在太阳光下自然晒干,最大程度的保留了茶叶中的有机质和活性物质。而其晒干的茶叶表面细胞孔隙最大,有利于在发酵过程中产生大量热量。五是蒸压—把晒干的茶叶用蒸汽蒸湿,放在不同模具里压成形。最后干燥—把含水量控制到能安全储藏的含水量以下,一般普洱茶要求在含水量在10%以下。
这样,就完成了制作方法,可惜我们时间太短,没有办法一一体验。
因为今天是在植物园活动的最后一天,所以晚上我们有一个总结会,把这几天我们所经历的,自己最感兴趣的进行交流,还有同学做了直播交流。
回到酒店之后,我们开始收拾行装,这次出行天气不好,多半时间都在下雨,妈妈给我准备的一些工具我也没用到,原封不动的又带回去,就当它们和我到了一趟版纳,坐车旅游了一圏,没完成使命就回去了。
几天下来,还是有点小累的,晚上有游泳的项目,妈妈也给我准备了泳装,但是我没有参加,在边上看了看同学们游泳,回酒店以后早早就睡觉了。
8月20日,晴 (第六天)
活动结束,返回元江。
今天就要回元江了,时间过得还是挺快的,转眼就要结束夏令营活动,总结一下,还是蛮有收获的,其间有几个小插曲,比如我把房卡丢失了,赔了50块钱,比如我的鞋子湿了,但是一直没有换上妈妈给我准备的另一双鞋,回家以后被妈妈说了一回,每天也有些小累,但是和几天活动的收获相比较,那简直就不值一提。
在植物园基本天天下雨,我们在下午四点半左右回到元江,大晴的天在等着我们,妈妈说,天是今天才放晴的,估计是为了等候我们回来,给了一个好天气。也好,行程结束的时候,终于等到好天气了。
这次能参加夏令营活动,要特别感谢云南省生态学会提供的机会,感谢这次带队的老师,他们辛苦了,也感谢一起参加夏令营的同学们,大家一起团结到互助,渡过了难忘的五天美好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