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动态当前位置:首页 > 学会动态

云南省生态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西南山地生物多样性及生态安全研讨会圆满召开(图文)


2023年3月31日至4月2日,云南省生态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西南山地生物多样性及生态安全研讨会在云南省富民县举办。本次会议由云南省生态学会主办,会议的主题为“西南山地生物多样性及生态安全”,来自省内外的23个高校、科研院所和保护区管护局等机构的260余名代表参加了此次盛会。

微信图片_20230406091638_副本_副本.jpg

大会合影

云南省生态学会第七届理事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副院长张教林研究员主持大会开幕式。云南省生态学会第七届理事会理事长曹敏研究员、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主任杨永平研究员及云南省科协四级调研员高军同志分别致辞。曹敏理事长代表云南省生态学会对参会代表表示热烈欢迎,他强调,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优先方针,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环境,坚定不渝的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有序发展,并且强调要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和持续性,加快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的重大工程,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曹敏理事长希望学会会员能抓住这个发展机遇,以国家和地方需求为导向,敢挑重担,勇于创新,无私奉献,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国家,共同呵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杨永平主任对云南省科协、参会代表以及兄弟学会的到来表示感谢,他为学会的发展感到高兴,并指出国家和地方都十分的重视生态保护、生态建设,生态学对社会的影响在进一步扩大,生态学的工作既要面对国家科技前沿的需要,也要面对国家和地方的重大需求。他希望大家以此为契机,面向国家公园、生态安全、环境保护等国家需求,积极申请重大项目,产出重大成果,并预祝会议取得圆满成功。高军调研员首先对学会近几年来的工作成绩表示肯定,并提出了新时期的要求和期望,他希望学会勇挑时代重任,担当历史使命,全面贯彻“政治建会、学术强会、服务兴会、科普响会”的学会发展工作思路,持续深化内部治理,始终坚持“四个面向”,团结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和会员,不断凝聚学会奋进力量,推动学会建设迈上新台阶。

微信图片_20230411214209.jpg微信图片_20230411214209_副本.jpg

开幕式

开幕式后,来自北京师范大学的陈晓松教授、版纳植物园的杨永平研究员、云南大学的李博教授以及版纳园的董诗浩助理研究员分别作了题为“复杂系统临界点:从物理系统到地球系统”、“气候变化背景下植物园管理与应对”、“入侵植物对生物多样性的间接影响”和“蜜蜂的社会交流”4个精彩的大会报告。

微信图片_20230411214159_副本.jpg

大会报告

云南省生态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于4月1日下午举行。第七届理事长曹敏研究员做了学会工作报告,秘书长范泽鑫研究员做了财务报告,并介绍了学会章程的修改说明,经会员代表表决通过。会员代表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产生了第八届理事会理事成员及第一届监事会监事成员,之后,召开了第一届监事会第一次会议及第八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选举产生了第一届监事会监事长和第八届理事会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任命了副秘书长。会议还表彰了第七届理事会期间的先进集体、优秀学会工作者,颁发了全体理事、监事以及荣誉理事长聘书。最后第七届理事会理事长曹敏研究员及新当选的第八届理事会理事长杨永平研究员分别致辞。

a dsc_6462_副本_副本.jpg

第八届理事会理事

DSC_6472_副本.jpg

第一届监事会监事

DSC_6476_副本_副本.jpg

表彰先进个人及先进集体

本次大会还设有30个专题学术报告及50个研究生报告。报告内容广泛,涉及进化生态、群落生态、污染生态、景观生态、全球变化等等领域,从物种、种群、群落等不同尺度上阐述了生物多样性形成机制、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等生态学前沿科学问题,地理范围覆盖中国热带和亚热带、中南半岛等区域。

a8eeca56ee2b874b66c32c9e821723d_副本.jpg

学术报告剪影

为激励35周岁以下,中级职称及其以下的青年科技人员,经个人报名投稿,学会办公室审核,相关专家评审,评选出了青年优秀论文3篇。为鼓励研究生积极参与学术交流,会议特别设立了研究生优秀报告评选环节,经专家评审,5名研究生获得优秀报告一等奖,10名研究生荣获优秀报告二等奖。


DSC_6494_副本_副本.jpg

颁发研究生报告一等奖、二等奖及优秀青年论文奖

闭幕式由第八届理事会副理事长李元教授主持,表彰了青年优秀论文以及研究生优秀报告。最后,云南省生态学会第八届理事会副理事长星耀武研究员致闭幕辞,他说,云南省生态学会年会已逐渐成为生态学研究者向往的交流平台,学会将继续加强与各理事单位、各会员间的桥梁和履带作用,倡导自由学术交流,为生态学者创造更多交流机会,促进学科交叉和协同创新,更好地服务广大会员,有力支撑云南建设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